爲規範我院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推免生”)事情,落實“立德樹人”基础任務,加大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力度,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三創”教育,根據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事情治理辦法(試行)》(教學〔2006〕14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事情辦法的通知》(教學廳〔2014〕5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範和加強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事情的通知》(教學廳〔2020〕12號),結合我院實際,制定美術與設計學院推薦2025屆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事情,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推薦事情小組
凭据學校關于2025屆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事情要求,我院在高度重視的基礎上,建设了推薦事情專業審核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賀景衛、孫淩
副組長:羅潔
成员:刘菲菲 罗兵 王丹 许洪林 张立巍 周杰 米澄质
秘書:陳培育
二、推免生名額
我院2025年推免生名額以學校教務處下達學院的名額爲准。名額的分配兼顧美術學、設計學兩個學科,根據美術學、設計學參加審核同學的綜合評價成績排名確定推薦人選。
三、推免事情方案及時間部署
(一)9月5日下午16:00前,學生提交申請表及相關推薦质料(原件及複印件)到學院教務辦715(學業成績以2024年8月30日下午16:00教務系統記錄數據爲准。)
(二)9月10日,學院推薦事情小組對每位參加審核學生的质料進行審核鑒定,給出審核鑒定意見和評分。
推薦事情小組根據參加審核學生的质料情況,視實際情況決定需要參加答辯的學生名單並由推免事情小組秘書統一通知集中答辯部署,學生就提交的論文內容等進行相關的答辯。
推免生的甄選與確定由最後的綜合評價成績確定。綜合評價成績滿分爲100分,加權平均成績占85%,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考核、北大焦点以上期刊發表文章、省級以上創新創業競賽和學科競賽獲獎等占10%,參軍入伍、志願服務等占5%。計算公式如下:
綜合評價成績=加權平均成績(85%)+創新能力、科研潛質(10%)+ 志愿服务、参军入伍(5%)。
創新能力、科研潛質、志願服務、參軍入伍等的計分規則詳見附件。
(三)9月11日至13日,學院凭据綜合評價成績,由高至低確定推免生資格並院內公示,公示期三天。
(四)9月14日,上報推免學生名單到學校教務處。
四、申報推免資格质料
质料包罗:
(一)《廣州大學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申請表》;
(二)前三年(五年制本科生前四年)學習成績單,同時提交成績單電子版(文件名爲“身份證號_姓名.pdf”);
(三)全國大學英語四級/六級成績證書複印件;
(四)獲獎證明、發表文章複印件以及檢索證明、專利授權文件、審核後的e志願時長等相關證明质料。
五、推免生候選人必須切合以下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具有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和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信念堅定,社會責任感強,遵紀守法,積極向上,身心康健。
(二)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成績優秀。在校學習期間所修課程加權平均成績排名在本專業前15%,完成人才培養方案修讀進度要求。學術研究興趣濃厚,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科研潛質和專業發展能力。
(三)誠實守信,學風规则,無任何考試作弊或其他學術不良記錄。
(四)品行表現優良,無任何違法違紀受處分記錄。
(五)藝術類專業學生的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級)考試成績60分以上或全國大學英語四級成績425分以上。
(六)有轉年級、休複學等學籍異動情況的學生,學院根據其具體情況確定學生是否具有推免資格;按普通專業培養方案執行的港澳台學生可申請推免,凭据其所在學院的推免細則要求,與其他普通應屆本科畢業生一起進行綜合排名。
六、切合推免要求,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一)在校期間,獲得學校“十佳學生”稱號或省級以上(含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授予的榮譽稱號。
(二)在大學生各類科技结果獎勵或學科類競賽獎項中,獲得省級一等獎及以上獲獎者。
(三)在焦点期刊(以《中文焦点期刊目錄》最新版爲准)發表學術論文,並且是獨立完成人或第一作者。
(四)有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技術或項目(前三名含指導老師)。
(五)在其他方面有特別突出的表現。
七、推免生在推薦事情結束至當學年度止,出現下列情形之一者,學校取消其推免生資格。
(一)受到違紀處分;
(二)不能如期獲得學士學位;
(三)在申請過程中有弄虛作假行爲。
附件1:
推免加分細則
第一條 发表论文加分。仅限学生本科阶段在焦点期刊上 (参 照《广州大学职称评审自然科学期刊认定目录》、《广州大学职称评审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认定目录》) ,以独立作者或者第一作者或者指导教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发表的与学业相关且第一作者单元为广州大学的科研论文,分三个等次予以加分, 由学院制定加分细则,限三篇代表作。
第二條 获得专利加分。仅限学生本科阶段以广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元,学生本人为第一完成人,通过广州大学完成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 ( 国际) 专利证书。
第三條 加入学科竞赛加分。仅限学生作为主力成员 (排名前五) 加入与学业相关的学科竞赛获奖,学科竞赛有A、B 两种类型,每个学生B类学科竞赛加分最高不凌驾3分。
級別 |
學科競賽賽事名稱 |
A 类 |
“中国国际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
B 类 |
学校立项赛事 (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的竞赛 (A 类竞赛除外)、国际赛事和国家学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省文联主办赛事) ..... |
賽事獎勵:A类赛事获得国家级最高等奖加5分 (仅计前5位成员得分,划分按100%,80%、60%、40%、20%盘算) ;次高等奖加 4 分 (仅计前3位成员得分,划分按 100%,80%、60%盘算),次次高等奖加 3 分(仅计前2位成员得分,划分按100%,80%盘算) 。B类赛事参照执行(最高不超3分) 。同一项目不重复奖励加分,以最高加分盘算。
第四條 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參加學科競賽切合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的,由學院制定加分細則,其他活動不予加分。第一條和第二條加分合計不超5分,第三條加分合計不超5分。
第五條 参军退伍学生加分、加入志愿服务加分。参军退伍学生加分不超3分:立二等功及以上者退伍加3分,立三等功者退伍加2.5分,未立功退伍加2分;加入志愿服务加分不超2分:到国际组织加入志愿服务加2分,到新疆、西藏地域实习 支教加2分,其他地域实习支教加1.5分,凭据学生在校期间i志愿服务时长最高计1分。
第六條 本细则经2023年6月1日召开的广州大学教学指导 委员会审定通过,自2023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附件2:
廣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一類重要期刊目錄
境內中文一類重要期刊
所在學科 |
一A期刊(25種) |
一B期刊(65種) |
治理學 |
治理世界 治理科學學報 |
南開治理評論 公共治理學報 中國行政治理 |
|
|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旅遊學刊 中國軟科學 |
馬克思主義 |
馬克思主義研究 |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教學與研究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
哲學 |
哲學研究 |
中國哲學史 世界哲學 自然辯證法研究 |
宗教學 |
世界宗教研究 |
宗教學研究 |
語言學 |
中國語文 外語教學與研究 |
世界漢語教學 當代語言學 語言文字應用 |
|
|
外語界 外國語 中國翻譯 |
外國文學 |
外國文學評論 |
|
中國文學 |
文學評論 |
文學遺産 文藝理論研究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
藝術學 |
文藝研究 |
音樂研究 中國音樂學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
|
|
美術研究 美術觀察 |
|
|
戲劇藝術 電影藝術 |
曆史學 |
曆史研究 世界曆史 |
近代史研究 中國史研究 史學理論研究 |
考古學 |
考古學報 |
|
經濟學 |
經濟研究 |
經濟學(季刊) 世界經濟 中國工業經濟 金融研究 會計研究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
政治學 |
政治學研究 |
世界經濟與政治 當代亞太 台灣研究集刊 |
法學 |
法學研究 |
中國法學 政法論壇 中外法學 |
社會學 |
社會學研究 |
中國人口科學 |
民族學 |
民族研究 |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 世界民族 |
新聞與傳播學 |
新聞與傳播研究 |
編輯學報 國際新聞界 現代傳播 |
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 |
中國圖書館學報 |
情報學報 檔案學研究 |
教育學 |
教育研究 |
高等教育研究 課程·教材·教法 電化教育研究 教育發展研究 |
體育學 |
體育科學 |
體育學刊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
統計學 |
|
統計研究 |
心理學 |
心理學報 |
|
人文、經濟地理 |
地理研究 |
地理學報 |
綜合類 |
中國社會科學 |
新華文摘(2000字以上)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3000字以上) 灼烁日報(理論版)(2000字以上) 人民日報(理論版)(2000字以上) 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 |
美術與設計學院
二〇二四年七月十九日